2010年考研政治核心资料:毛邓核心考点

2010年01月06日 来源:腾讯考研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二、关于三大法宝
    
    24.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的原则。毛泽东强调了人民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会议是古田会议。“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是我军十大军事原则的核心,也是主要的作战方法。
    
    25.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三大主要任务是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筹款;但在在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三大主要任务是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生产。
    
    26.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实际上确立了“以乡村为中心”的观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政策的不错误。
    
    27.“工农武装割据”的总概念。所谓“工农武装割据”,就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28.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三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广泛动员和组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农村根据地革命;只有建立革命武装,并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保卫根据地的发展;只有建设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才能使土地革命有坚实的基础,武装斗争才有可靠的依托。毛泽东特别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
    
    29.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键是统一战线,保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基本策略是实行独立自主,既联合斗争的方针,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柱是革命武装,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政党的建设,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键。
    
    30.中共初步提出了自己的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中共二大。中共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是在中共三大。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也是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改组以后的国民党成为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联盟。
    
    31.抗日民主政权曾实行的“三三制”即共产党员、非党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三三制”政权的施政方针应体现抗日与民主两种精神。
    
    32.革命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领导权问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劳动者的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33.争取中间势力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期的极其重要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共产党必须实现以下条件:第一,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第二,必须尊重中间势力的利益;第三,必须坚决地与顽固派作斗争,并取得胜利。
    
    34.1948年,毛泽东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指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有:(1)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做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2)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35.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党的建设看成一项伟大的工程。1942年延安整风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而其中以反对主观主义为中心任务,毛泽东指出,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是克服主观主义。
    
    36.曾经被中国共产党作为整风的一篇历史性文章是《甲申三百年祭》。1944年3月郭沫渃在《新华日报》发表的历史文章《甲申三百年祭》是纪念李自诚进北京三百年。首次明确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是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