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考研政治理论冲刺:真理与价值
2010年12月10日
来源:考研教育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五、真理与价值
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类本身的需要。这就在追求真理的问题上提出了价值的问题。
(一)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真理。人们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价值目标。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二)价值及其特性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是在二者的关系中发生和形成的。
价值具有四个方面的特性:
第一,价值具的客观性。(1)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2)人的需要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受社会和历史条件制约的。
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1)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2)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3)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由于价值主体具有社会历史性,所以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社会性和历史性。
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这就要求人们在创造或实现价值时,必须对某一价值物的价值作出全面的考察,以决定取舍。
(三)价值评价、特点、功能
1.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2.价值评价的特点:(1)评价是以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和“美”的认识为目的。(2)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3)评价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主体的知识性认识。
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
列宁:“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价值评价往往存在着差异或矛盾,这并不说明价值评价没有客观标准。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整个人类主体的根本利益是确定主体实际需要的最高尺度,因而也是价值评价的最高尺度。
3.价值评价的功能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作。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当代青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1.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
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按自身需要、利益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
2.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有区别的:(1)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2)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3)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3.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需要”。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按科学规律办事”和“满足人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第二,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或迟或早地显示出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显示出自身的价值)。
第三,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4.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