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考研政治考前20天点睛押题及答案
2010年12月27日
来源:海天教育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1考研政治点睛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不能为人所创造、改造,故排除A、D,并且意识不能创造物质,只能指导人的实践,故排除B,C是正确的。
2、【答案】D
【解析】对人类社会的文化成果,坚持批判的继承的观点,这是“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辩证否定观原理的运用。而过程观点、普遍矛盾观点和质量互变观点在本题中没有体现。
3、【答案】C
【解析】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自动化设备仍然是不变资本,并非剩余价值的来源,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仍然是靠剥削雇佣工人实现,而不是靠自己的劳动获得。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形成了劳动力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这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4、【答案】D
【解析】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5、【答案】B
【解析】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6、【答案】C
【解析】初级社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实行集体劳动,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耕畜和大农具也付给一定的报酬,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7、【答案】C
【解析】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
8、【答案】B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为了引导和激励全体人民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9、【答案】A
【解析】林则徐和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人物,他们要求学习西方,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而且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和科技。
10、【答案】A
【解析】记忆性题目。
11、【答案】A
【解析】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因此,A的表述是错误的。
12、【答案】B
【解析】记忆性题目,考查个人品德的定义。
13、【答案】A
【解析】选项BCD都是婚姻家庭关系的自然属性。
14、【答案】A
【解析】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社会安定和谐的前提和保证,是我国公民的最高法律义务。
15、【答案】A
【解析】时政内容,记忆型试题。
16、【答案】C
【解析】时政内容,记忆型试题。
二、多项选择题
17、【答案】ABCD
【解析】ABCD四项都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内容,其中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的要求,“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是矛盾不平衡性原理的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要求,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的要求。
18、【答案】ABCD
【解析】改革开放前后政策的对比与得失,告诉我们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物质,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真理是客观的,因此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最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ABCD四项都能从题目中得出。
19、【答案】ABD
【解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由于突破了私人资本的狭隘界限,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而能够一定程度上推动生产力发展,推动现代化进程。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他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故C项错。
20、【答案】ABC
【解析】预见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科学的分析过程,需要在一般规律的指引下总结一般特征,在旧世界中预测新世界。然而,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而言,他们并没有或者较少有对社会主义的实践经历,且社会主义也属于共产主义社会范畴,故D项错误。
21、【答案】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其基本精神是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是它们的基本点。
22、【答案】ABC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中国革命道路的现实条件,但D项属于革命道路的主观条件,不符合题意。
23、【答案】ACD
“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过渡形式,不能作为整个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故B错误。
24、【答案】ACD
【解析】“不够格”主要是在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格,也表现在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不存在程度不够的问题。
25、【答案】ABC
【解析】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公有制永远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主体,故D项错误。
26、【答案】ABCD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新的社会阶层出现的原因。
27、【答案】ACD
【解析】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了人心,因此B是不正确的。
28、【答案】ABC
【解析】D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的错误之处。
29、【答案】BCD
【解析】土地改革属于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30、【答案】BC
【解析】选项AD本身都表述错误。
31、【答案】BC
【解析】我国公民有六大政治自由,即BC表述的内容。
32、【答案】ABD
【解析】时政内容,分析型试题。排除C项,因为三通早已实现。
33、【答案】ABC
【解析】时政内容,记忆型试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