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总结

2011年06月29日 来源:海天教育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极其理论意义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列宁的物质概念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在于:
    
    ①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③坚持把物质当作客观实在性,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2、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①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第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二,意识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的形成,并产生了语言。
    
    ②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指导人们的行动,能动地改造世界。
    
    3、物质运动,运动和静止
    
    ①物质与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的根本的方式。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物质离不开运动。
    
    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第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第二,物质是在时间(一维性)和空间(三维性)中运动的。
    
    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第一,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具有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的特点。空间指运动物质的广延性,具有三维性特点。
    
    第二,物质运动是客观的,所以时空也是客观的。
    
    第三,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第四,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时空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时空有限性是指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时间上是有始有终、空间上有边有际。
    
    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时空观。
    
    4、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物质的活动。
    
    ③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物质性。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②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由人类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来证明的。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
    
    1、实践的本质含义
    
    ①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其基本的特征是:第一,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第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第三,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的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③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2、实践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
    
    ①实践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是人的生命之根、立命之本。
    
    ②实践是人类同动物的根本区别。
    
    ③实践是人的本质即社会关系总和的基础。
    
    3、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
    
    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
    
    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人类社会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
    
    4、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一个具有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
    
    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他们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必须面对永恒的主题。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实际上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5、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