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理论要点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二、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从1927年至1935年),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
1928年,莫斯科中共六大。李立三掌握党的领导权,推行极左路线。会议虽然暂时肯定农村根据地的必要性,但仍坚持城市工人中坚论,并批评了农村根据地的不少具体做法。
1929年12月,福建古田会议即红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毛泽东就军队管理问题提出重要思想,确定“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
1931年11月,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当选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但此后,取代李立三的王明、博古等人推行其教条主义极左路线,自1933年起,毛泽东被解除了领导权力,根据地也在反“围剿”中不断失利。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与红军被迫大转移,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毛泽东被选为三人军事小组成员,开始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会议在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1928.10《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提出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
1928年.11《井冈山的斗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要文献之一。
1929.12《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红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决议的一部分):指出党内的各种错误思想;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毛泽东在会上还明确提出“党指挥枪”的人民军队建设原则,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30.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明确的提出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线与政策;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确立了要以“乡村为中心”的观念,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
1930.5《反对本本主义》:这是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献。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 权”,提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提供了认识依据;已经包含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的基本因素;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的革命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状况”;阐明了调查研究 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法;首次明确反对教条主义;提出必须洗刷唯心精神,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1931.4《总政治部关于调整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提出“不做正确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