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精讲:唯物论中的“物质”

2013年07月30日 来源:跨考教育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小试牛刀:
    
    1.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A.物质范畴
    B.自然范畴
    C.主观范畴
    D.客观范畴
    【答案】A
    2.列宁对物质的把握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答案】A
    3.对于物质范畴,恩格斯在他的著作《自然辩证法》中做出了这样的表述:“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恩格斯对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C.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D.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答案】C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主观实在性
    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
    D.不可知性
    【答案】B
    5.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是()
    A.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人类实践活动也是物质的一种形态
    C.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D.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
    【答案】D
    6.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答案】B
    7.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根据恩格斯的论述,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
    A.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B.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C.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答案】D
    2009年1.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
    A.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答案】A
    2003年 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答案】D
    2008年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答案】D
    2002年16.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A.意识根源于物质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E.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答案】ABE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