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导航 > 院校政策

华东交通大学:守资助育人初心 圆学子成才之梦

2022年12月12日 来源:光明网

作者:华东交通大学 林春莉 刘霜吟

让每一位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实现梦想,不仅关系到学生家庭本身,更关乎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华东交通大学学生资助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及学校有关政策,以“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目标,在狠抓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同时,创新勤工助学、暖心慰问、微光计划等资助育人方式,不断完善学生资助体系,为莘莘学子追梦圆梦提供有力支持。

勤工助学培育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2017年,一名来自新疆喀什叶城县的维吾尔族姑娘努尔比亚,跨越4800多公里,从祖国西北边陲来到江西这片红土地求学。在学校的关怀下,从一名默默无闻且内向羞涩的孤儿学生,成长为热情阳光、素质突出的学生骨干。现在,她是九江市司法局的基层工作者。她说:“入校时,我孤身一人来到南昌,毕业时,学校就是我的家,老师们都是我的亲人。”入校报到时,辅导员老师对这位来自新疆的孤儿学生特别留心,生源地助学贷款、绿色通道、新生爱心大礼包……尽最大努力解决她的入学难题。物质上的帮扶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但能力上的“授人以渔”才能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老师主动推荐她参加勤工助学双选会。

四年的勤工助学的岗位锻炼,努尔比亚从受助者变为助人者,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不断提升,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省高校“最美大学生”等荣誉。正是得益于大学四年的勤工助学经历,她在毕业之际从中央组织部新疆专项选调生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为数不多通过遴选的本科生。

目前,华东交通大学勤工助学育人工作已形成了岗前有培训、岗中有指导、岗后有考核的工作闭环。每年年初,面向全校进行岗位需求统计和岗位设置工作,通过勤工助学“双选会”面向全校学生进行勤工助学岗位招聘。对参与勤工助学学生进行公文写作、办公技巧、沟通技巧等岗前培训,定期开展勤工助学训练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劳动技能和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勤工助学导师制管理,每名学生配备一名“职业导师”助力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和职业规划发展。成立勤工助学管理委员会,推进勤工助学团队网格化管理;设立勤工助学党员志愿服务岗,号召动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中的学生党员带头参与勤工助学及日常学生资助管理。并在学生一站式社区建设勤工助学基地,开展爱心超市“爱心商场”“党建书吧咖啡”等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专设勤工助学团队,全面负责基地项目的采购、管理、销售等环节,开拓了勤工助学社会实践途径。每年年末,对勤工助学岗位学生进行年度考核,并为考核优秀的学生发放相应奖励,激励学生参与热情,帮助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暖心慰问点亮了他们青春的光

2019年12月,来自安徽省某国家级贫困县的周步伟正在“寒冬送暖冬衣遴选会”慰问中挑选适合的新衣,他对作为“学生家长”陪同他的辅导员老师说:“老师帮我选两套西服吧,研究生阶段经常要用到正装。”

他从华东交通大学走向了清华大学,保研名校后的他说:“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感谢国家和学校的资助,让我的求学之路少了许多坎坷。”周步伟从小家境并不好,高中时期甚至为了省钱吃泡面度日。进入大学后,他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继续在学习上攻坚克难,慢慢积累自己的实力。三年来,他的成绩专业排名第一,均学分绩3.9,其中21门专业课成绩达90分以上,拥有国家专利8项,软著1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收入囊中。“因为有了奖助学金,我有了最强有力的‘靠山’,这令我觉得,考进大学,不只是进入了一所学校,更像是,国家给我的一个家。”回忆起求学之路,周步伟说道。

2020年1月25日,正值大年初一,华东交通大学便在全国率先向湖北籍和身处湖北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了1000元/人的专项慰问金,实现了湖北籍(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助力湖北学生共克时艰、共同战疫。与此同时,学校还通过建立全校湖北籍学生专项工作群,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状况,教育引导学生科学防范,开通了“新冠疫情”临时困难补助申请通道,单人资助标准为1000-2000元,帮助因疫致困、因疫致贫的学子解决燃眉之急,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资助工作应助尽助、精准帮扶、落地见效。

除此之外,为积极响应教育部、省教育厅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华东交通大学设立了“网课流量专项补助”,为全校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送去了线上学习、线上科研、线上求职的“华交保障”。学校还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因特殊原因无法购买口罩的学生免费发放口罩,让广大学子复学之路更放心、更安心。受资助的同学们这样说道:“疫情无情,‘华交’却如此温情”“学校太暖心了!为我们湖北学子打了一针强心剂”。2021年7月,河南多地接连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对此,华东交通大学高度关注,时刻牵挂着每一位学生的情况,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广大学生发布通知,告知学生如家庭突遇紧急灾害等突发情况可申请临时困难补助,同时对受灾学生情况进行点对点摸排,并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关心河南籍同学人身安全,了解其家庭经济受损情况,确保全面排查无遗漏,全力保障灾区学生的正常生活。受助灾区学生感动地说:“从填报信息到拿到补助只有2天,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在华交读书是一种小幸运。感谢学校迅速采取措施,为受灾学生提供了临时补助,学校及身边的老师对我们受灾学生的关怀让我充满了力量,今后我也一定会努力尽己所能去帮助更多的人!”就这样,勤工助学岗学生参与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国旗护卫队队员参与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红旗社”学生负责人参与到上海“方舱”的建设中……同学们用一次次行动在共克时艰中奉献青春,从“我在场”转变为“我上场”,从一名“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

这些故事,都只是华东交通大学连续15年开展“暖心慰问系列活动”的缩影。为顺应社会环境,满足学生需求,华东交通大学的“暖心慰问系列活动”,以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为主线、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精准化、多元化、机动化的模式将以往“大水漫灌”式的慰问变为“精准滴灌”式的关怀。近年来,学校每年投入专项经费,将暖心慰问形式丰富到十余种,涵盖端午慰问、清凉慰问、中秋慰问、考研慰问、暖冬慰问、小年慰问等;疫情期间,在全国率先推出疫区学子专项慰问金、“新冠疫情”临时困难补助申请通道、设立“网课流量专项补助”助力学生共克时艰。举办“心语心愿”活动,向学校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发布15种形式的专属心愿单;还创新探索了“锦鲤清单”“爱心心愿单”“爱心商场”等暖心慰问新模式;确保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0%受助、在校学生100%覆盖,在精准保障学生经济基础的同时给予人文关怀,实现精准资助和精准育人的有机融合。

华交微光计划立体化打造斜杠青年

“先收汁,再关火,出锅前撒上一些白芝麻做点缀……”在华东交通大学南区学术交流中心,专业厨师正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劳动教育课,教授烹饪技能。2020级经管学院学生唐莉已经在“华交微光计划”的课堂上学会了做饭、包粽子、插花等各项技能,过年回家在年夜饭上也为家人露了一手。这是学校为进一步拓宽资助渠道和完善资助育人体系,将物质型资助与发展型资助相结合,针对在校经济困难本专科学生的实际短板、兴趣差异及素质提升需求实施的“华交微光计划”,该计划包括学业型帮扶计划和成长型帮扶计划。学业型计划通过招募同专业的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获得者担任“朋辈老师”,为学业困难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去学业帮扶,学生满意度95%以上,下一期参与度超过90%,超九成受助学生通过专业课考试,受助且助人,实现互惠效果。

尊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需求,学校通过邀请省内外名师开展成长型计划,每月一个成长主题,由学生投票选择并自主报名,每个主题进行2-4次课程,以培训班形式开展,参与学生组建临时班委会,自行组织、管理、总结、展示等,截至目前,已开设社交礼仪、演讲与表达、新媒体运营、厨艺技能等十余期培训班,涉及学业提升型、实践技能型、文化素养型、体育锻炼型等类别,调动各方资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助学筑梦铸人。华东交通大学立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需求,坚持资助与教育并举、助学与育人并重,推动资助育人工作走深走实、长效开展,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探索总结,围绕“立德树人”主体目标,秉承“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工作思路,以勤工助学为实践基地,构建具有实践特色的育人体系;以保障学生物质生活为基本任务,构建具有精度温度热度的暖心慰问体系;以“华交微光计划”学业型帮扶计划(延长维度)、成长型帮扶计划(拓宽维度)、自强之星拔尖人才帮扶计划(拔高维度)“三维一体”助力学生发展,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塑造了“国家资助为主体、学校资助为辅助、社会资助为补充”的全方位、立体化的资助矩阵,确保了“奖、贷、助、补、减、缓、保、勤”八位一体的资助渠道,守资助育人初心,圆学子成才之梦。

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