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考研英语阅读理解(A)十大考点分析
2009年09月16日
来源:人民网教育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6. 因果关系处
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也是考研英语命题者所青睐的出题来源,因为因果句阐述了两个事件或者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作者进行分析或者得出结论的地方。出题者为了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经常会把含有因果关系的句子倒过来考,因此选项中因变成了果、果变成了因,考生需要注意辨别实际的因果关系,防止受到迷惑。
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有:because, because of, so, for, since, as, thus, therefore, consequently, in consequence, as a result; result from, result in, cause, originate from, lead to, attribute to, derive from; base, basis, reason, result, consequence等。有时候文章中虽然没有出现表示因果关系的标志性词语,但是在逻辑上也存在着因果关系,这个时候考生就需要自己进行判断和推理。
7. 转折、对比和类比处
文章的转折出也是体现作者观点和文章主题的地方,作者经常通过先抑后扬的办法在转折词之后才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一些明显的转折词包括but, however, on the contrary, yet, as a matter of fact, in fact, actually等,转折词前后的意思一般来说都是相反的,而作者会偏重其中的某一方。因此,在阅读过程中看到转折词,考生最好能作上标志以方便做题时候的查找。
另外,作者也经常把两个事物、两件事实、两种观点进行对比,从而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表示对比的一些标志性词语有in contrast, in comparison, compared with 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只要文章第一段中出现一组对比的概念或事物,这个地方往往会成为考题的命题重点,考生应掌握这一规律,在看到文章首段出现转折对比的内容时,应当立即集中注意力,同时还要明白,第一段出现转折关系时,转折后所表述的一定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而在首段出现的对照或对比的内容将在下文中进行具体的议论,并在文章最后得出结论。
8. 类比比喻常考
由于议论文和说明文在论证说明事理的时候非常抽象,为了让读者更形象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文章经常会运用类比的手法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好的类比手法不仅有助于将抽象的道理阐释清楚,更可以让读者加深印象。类比在文中有两种体现方式,一是明喻,即A像B一样;二是暗喻,说A是B,由于暗喻更加隐蔽,近年来命题专家也越来越趋向于在暗喻内容上设置问题。
9. 特殊词汇
考研阅读试题中经常考查考生对于一些词语和词汇的理解,这些特殊词汇包括了平时不经常使用的生僻词、常见词语平时不经常用到的意思或搭配、以及关系代词等。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在于读懂词汇所在文章位置的上下文,从而推断中其意思。
10. 特殊标点符号
有一些特殊的标点符号也经常成为出题的对象,因此考生应该对以下标点符号的用法较为熟悉:逗号、冒号、括号、破折号以及引号。
逗号:两个逗号之间的内容、或者一个逗号后面的内容,通常都起到补充说明第一个逗号前面内容的作用。
冒号:冒号后面的内容通常都是用来解释说明前面的内容,例如前面是抽象的概念后面就是对这个概念的具体说明。
括号:括号中间的内容通常用来解释或补充说明括号前面的内容。
破折号:两个破折号之间的内容、或者一个破折号后面的内容,通常表示解释说明或者补充说明。
引号:表示引用他人的观点,一般用来从正面或者反面支持作者的观点。
相关的考题一般都是关于文章细节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考题在考查标点符号用法是往往不会明确说明,需要考生自己去判断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标点符号的用法。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