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功,你们的支持很重要!

2009年06月09日 来源:跨考教育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的社会支持哪里来?
    
    那么,我们需要的支持怎样才能得到呢?寻找身边的人,这是最近的、最容易得到的支持。
    
    家人——家长无疑会是你最忠实的支持者。大多数在校考研生都能得到父母家人的支持,他们往往会鼓励你认真复习,努力考上研究生。要想得到他们更多的精神支持,应该把长期的打算告诉家人,可以通过电话、或者其他方式联系你的家人,让他们了解你的近况。也许你认为,父母并不懂我们学的东西,我们说得很多父母可能也听不懂,但是,让他们感觉到你的努力,感觉到你在拼搏,你就能得到家人最大程度的精神支持,甚至物质支持。
    
    然而,家里条件不好的,家人往往会希望孩子早些出来工作,补贴家用,解决一些家里的困难。如果这个时候,你已经铁定了心要考研的,更要把自己的长远打算告知家长。比如你应该计划好,考研期间的费用如何筹得,考上研究生后,学费又应如何解决;再比如,应该将现在的就业形式与自己的现存能力做一对比,告诉父母读研有什么益处。把你的打算和预算明白的告诉父母,才有可能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老师——父母之外,平时接触最多的长辈,当属老师了。寻求老师的支持,分两种,一种是学习上的,另一种是生活上的,或说情感上的,在跨考,半数以上的学员都配以专业课辅导老师和生活班主任。
    
    考研要成功,保证成绩当然是首要的。考本专业的,尤其是本系的,当然近水楼台先得月,要主动地多和老师探讨专业知识,并不是去找老师套近乎透题,而是对自己理解不透的知识要尽快解决。跨校跨专业考试的学子,可以通过网络搭建与专业老师沟通的桥梁。比如和老师保持长期的电子邮件联系,关注老师的学术动向,有条件的去要报考的导师的课堂旁听,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可以就某些专业问题表达自己的困惑或见解,加深老师对你的印象。对公共科的复习,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主动向老师请教。总之,对于学习这一方面,需要调“主动”二字。只有主动求学的学生,老师才会认可,也才会无条件的支持你。
    
    另一种生活上的老师,比如辅导员,也许不能给你专业学习上的指导,但是可以和你谈人生、谈理想,谈你最近遇到的困惑,也许可以帮助你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如果大家谈得来,他们甚至可以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帮你寻找到需要的专业指导教师。你看,意外的收获,在不经意间就能得到。
    
    同学——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是谁?当然是同学,特别是舍友。同学也可以成为你成功背后的支持者,而且可能是最强有力的那个人。当然,由于行动的目标不一样,同学也分成几种——不参加考研的同学、参加考研的“研友”以及已经考研成功的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