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读研,你确定吗?

2009年06月18日 来源:跨考教育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职读研,水到渠成的选择
    
    我上大二之后,身边的同学都陆陆续续开始关心考研的事情,开始向学长们打听有关考研的信息,了解本专业的考研情况,也有很多同学从网上查阅各个学校招收研究生的资料。而此时我还不了解考研和就业的情况和趋势,只是觉得我来自边远的农村,能考上一所重点大学已经很不错了,只想着大学毕业后就该早点参加工作,减轻家庭负担,因此不再考虑读研的事情。
    
    从大二起,我就开始争取各种社会实践的机会,并最终确定了自己在新闻宣传工作方面的兴趣,开始为自己的兴趣和将来的工作奔波。大二开学后不久,我就争取到校报实习锻炼的机会,虽然这里没有勤工俭学的补助,只有一点象征性的稿费,我还是觉得在这里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有很多新闻实战的好机会,因此,课余时间我一心一意地在校报实习锻炼。在校报的经历和我的社会学专业相互补充,给我后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到大二结束的时候,很多同学已经选好了专业和学校,确定考研方向,大三便开始复习备考。其时我对考研的情况也有所了解,并不反对考研,只是更加明确我的努力方向,因为当时觉得考研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考上研究生之后还要花三年的时间读研,就业的形式越来越严峻,研究生毕业之后的就业形势也难以判断,早一年就业,也许就意味着多一些机会。另外,读研也要一笔不小的费用,这将给我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经济带来更大的压力。经过再次慎重考虑,我还是决定本科毕业后参加工作,早日自食其力,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于此同时,我发现有很多同学并不是自己有什么明确的目标,主动确定考研深造以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而是认为“现在大家都考研”,只是随大流而已。这更坚定了我要求自己要有主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做出选择的决心。
    
    大三开学后,同学们开始准备复习考研,我们班30个人,学院调查摸底的时候,有二十五六位同学填写“考研”。我们几个不考研的,立刻成了“另类”,甚至有好心的老师和同学暗示:“不考研你将来会后悔的。”就在这时,有一位老师告诉我,你毕业后可以先工作,工作几年之后根据你个人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在职读研。一语惊醒梦中人,我豁然开朗,不再犹豫。虽然我还没有确定以后肯定要在职读研,但是想到还有这个读研的途径,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开始一心一意地为毕业后参加工作做准备。
    
    大三一开学,我就选择参加学校组织到另一所著名高校兰州大学交流访学的活动,在兰州大学度过了愉快而又充实的一年,充实了自己的第二校园经历,这相当于在大学本科期间读了两所著名的高校,而很多准备考研的同学,则因为担心耽误复习而放弃了这一宝贵的机会。大三暑假和大四开学后,我又积极联系到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和香港文汇报的的内地记者站实习锻炼,进一步积累媒体工作经验。毕业后,我应聘到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参与创办并编辑一份学前教育类报刊。一年之后,由于我母校的校报缺少编辑人员,鉴于我长期在校报和各家媒体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表现,聘请我回到校报工作。到高校工作,这在目前已经是很多研究生都求之不得的事情,而在我来说,能进入高校工作,还是得益于上学期间和毕业之后的学习与工作经历。
    
    此时此刻,我的经济压力已经减小,而在高校工作,要取得更好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只有本科文凭是难以为继的。在高校工作的有利条件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迫切要求,促使我做出一个新的决定:在职读研。事实上,这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决定。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