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研动态

重庆市铜梁区扎实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21年03月29日 来源: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铜梁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教育优先发展,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推进区域内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将公办幼儿园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来抓,不断提升公办园数量和质量。先后投入资金约1.2亿元,新建城区幼儿园2所、农村幼儿园10所,改扩建乡镇中心幼儿园18所;每年安排资金5000万元支持普惠幼儿园发展,努力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实现“幼有所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从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不断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近两年,先后投入7600万元,对70所中小学校进行改扩建或维修改造,对12所学校的运动场进行塑胶改造,为68所学校添置教学设施设备。全区小学、初中六大功能室达标率分别为93.7%、93.3%,宽带网络、校园局域网、监控网、“班班通”实现全覆盖。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三残”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加快发展高中教育,通过新迁建、扩建等,不断扩大高中教育资源,着力破解大班额;有序推进核心素养培养、特色专业培育、选课走班教学等育人模式改革,全区三所高中成功创建为课程创新基地。

拓展素质教育路径,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牢牢把握学校思政课主渠道,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教育体系,编写《铜梁养成教育读本》地方教材,全覆盖开展青少年“中华魂”和“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制定《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方案》《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的养成教育体系。加强校园德育文化建设,广泛开展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评选活动,常态化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点赞”“少年河长巡河”等少年志愿服务活动,建设42所区级养成教育示范学校。积极推进“五育并举”,坚持学校“规范+特色”、学生“合格+特长”的多元发展理念,每年投入30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改善特色教育所需的教学场地、设施设备等,对成功创建市级以上特色学校的每年给予10万元工作经费补助;加强劳动、科技、体育、艺术、心理健康等教育,推进龙舞、剪纸、书法等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创建重庆市美育改革与发展实验区,已建成各类国家级特色学校43所次、市级特色学校58所次、区级特色学校187所次。

实施人才引培工程,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区内教育人才梯队建设,深化与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实施高端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专家型校长与教师培养工程,累计培养市级骨干校长5名、市级骨干教师184名,创建区级名师工作室11个。加强师资培训,建设集教研训为一体的教师进修学校,遴选200名优秀教师组建教师培训专家资源库,通过“国培计划”等累计培训教师3万余人次。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出台《引进和培养优秀教育人才实施办法(试行)》,建设高端教育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完善奖励、激励机制,打造人才引进“绿色通道”。2019年以来,引进硕士研究生、副高级专家及以上人才102名。近年来,通过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公开招录、区外选聘等途径,选聘优秀教师1100余名。强化人才交流,加强与重庆市、成都市优质学校协作,选派优秀干部和教师开展校际互访、交流挂职、跟岗研修等,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办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探索学区制管理改革,综合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情况,采取“名校+弱校”集团化办学、“中学+小学”学区联盟以及城乡结对帮扶“三种模式”,因地制宜设置学区,完善“区、学区、学校”三级管理和运行体系,构建城乡学校深度合作、融合发展机制,实现硬件设施共享、教师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共享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统一、考核评价统一。开展评价体系改革,出台《义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修订学校年度目标考核办法,开展办学质量社会满意度调查评价及师德师风调查评价。完善督导机构设置和督学准入、调整机制,强化教育督导和结果运用,构建多元开放的学校评价体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累计获评“部级优课”154堂、“市级优课”654堂,推动实现全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