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考研政治考前模拟试题(2)

2008年11月27日 来源:考试吧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1.不属于或不一定属于唯物主义的哲学学说或派别的有( )
    
    A.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学说 B.承认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学说
    
    C.承认世界可知性的学说 D.承认世界永恒发展的学说
    
    2.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以尊重规律为借口,不敢锐意进取、积极创新的观点和做法犯的错误有( )
    
    A.否认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 B.贬低或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犯了机械决定论的错误 D.犯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
    
    3.纳什在《大自然的权力》中提出:“人们对自然的了解越多,就越难以接受那种认为宇宙是为人类而存在的观点。与其说人类是自然的主人,不如说他是自然共同体的一个成员”。这说明( )
    
    A.人与自然应当遵循和谐的整体发展目标 B.人与社会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C.必须从整体生态系统中去考察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D.自然历史的变迁永远为人类所主宰
    
    4.只有到了共产主义,人类才能得到彻底的解放和实现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进入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
    
    A.摆脱了自然的奴役和社会的压迫 B.不再受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支配
    
    C.获得完全绝对的自由 D.劳动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
    
    5. 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这句话包含的意思是( )
    
    A.缺少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
    
    B.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C.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因而不是商品
    
    D.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因而不是商品
    
    6.当社会需求过旺,为了防止经济过热,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手段有( )
    
    A.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 B.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量
    
    C.减少财政收入,扩大财政支出 D.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比有着根本上的区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 )
    
    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D.在资源配置上,社会主义国家能优化配置方式和提高配置效率
    
    8.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是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C.保护民族工商业 D.没收蒋、宋、孔、陈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9.建国初期建立国营经济的途径有( )
    
    A.没收官僚资本 B.没收民族资本
    
    C.陆续收回外国资本企业D.各解放区原有的公营经济
    
    10.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有( )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 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 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D.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1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提出的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主张有( )
    
    A.“爱国一家”、“ 爱国不分先后” B.“ 以诚相见”﹑“ 来去自由”
    
    C.“一纲四目” D.“第三次国共合作”
    
    12.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具体是( )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是邓小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
    
    B.1982年十二大到1987年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
    
    C.1987年十三大到邓小平南方讲话和1992年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阶段
    
    D.1987年十三大到1997年十五大是邓小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走向成熟的阶段
    
    13. 实行改革开放是( )
    
    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D.社会主义中国优越性的表现
    
    14.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下列对社会主义荣辱观评价正确的是( )
    
    A.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
    
    B.涉及人生态度、价值选择、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
    
    C.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D.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15. 为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党中央国务院的具体要求是( )
    
    A.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 B.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
    
    C.收入分配消费相协调 D.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
    
    16. 山西襄汾泥石流事件后孟学农再次引咎辞职表明( )
    
    A.当官难免会出现失误
    
    B.有权力就必须有责任,就必须对人民负责
    
    C.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必须追究官员责任
    
    D.当官应该自律、自责,是责任追究制度,也是官员应有的荣辱观
    
    17. 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农村改革的重要性,指出( )
    
    A.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
    
    B.农村、农业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
    
    C.农业的小康仍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
    
    D.农村社会和谐仍然是我国和谐社会的根本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