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你就业了吗?(2)

2008年12月31日 来源:《数字商业时代》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人单位也爽约
    
    除了找工作时竞争更激烈,一些企业的不诚信和不负责任,让求职的学生浪费很多时间精力,最后却被“耍”了。
    
    肖玲投了为中国移动做无线音乐增值服务的SP公司滚石移动,面试安排在了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同一天。她本来报名了国家公务员考试,权衡之后,觉得应聘上这家公司的可能性远远高于考上公务员,因为她在学校课题组做的就是手机增值业务方面的研究,本科时也有通信行业的实习经验,因此,她放弃了公务员考试,去参加该公司在北京邮电大学的面试。
    
    那天是周末,肖玲从外面的住处回到学校,换上职业装,从东五环外的传媒大学赶到北三环边上的北邮,因为面试时间是中午一点半,她连午饭都没吃,结果一点半的面试她等到五点钟才面上,饥肠辘辘的她心里又累又气,而更让她疑惑的是,她面试的那个职位,最后根本就没有招人。
    
    类似的经历,姜政也碰到过。
    
    听说IBM要在北京成立芯片研究中心的消息时,姜政和他同学着实兴奋了一把,因为专业非常对口,还有师姐可以内部推荐,他们对此都很期待。IBM也确实去北大举行了小型交流会,并说姜政他们专业方向计划招10人左右。
    
    但是在中华英才网的IBM在线交流专版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说法从之前的“肯定要招”变成“暂时还不确定”、“耐心等待”。辗转打听之后得知,这个新成立的研究中心现在根本没有校园招聘的名额。而为了这个职位,姜政一些同学连应聘时需要的PPT都做好了。这个公司是姜政所在实验室里大多数人都想去的,结果让他们大失所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另一家让他们颇有微词的公司是硒映(Silicon Image),也是业内的知名公司。校园宣讲会的第二天初面试,过了大概一周,姜政和另外三个同学被通知去上海面试,他们坐了一晚上火车到上海,面一个小时后又赶回北京。结果数字设计工程师这个职位一个人都没有招。
    
    “现在一些公司完全把大学生当猴耍,但是你还要上赶着去让他们耍,生怕没有机会。” 肖玲感慨到。
    
    抱团取暖,痛并坚持
    
    有时候实在是太难受,肖玲只能在寝室里哭一下,或者跟杨立诉诉苦,她俩是老乡,也是好朋友,互相倾诉一下舒缓压力。偶尔肖玲也会小小地后悔一把,如果不读研究生,本科毕业时她已经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杨立甚至在考虑要不要用自己本科的俄语专业学历去找找工作。
    
    虽然他们的心态还很好,始终都相信,目前的困难只是一时的,长远来看,读研对自己帮助很大。但是眼前最最迫切、现实的找工作问题,该怎么解决,她们也不知道。她们唯一能做的是,继续去寻找,奔波于各个单位的笔试、面试,坚持坚持再坚持。
    
    鉴于目前的形势,姜政和同学找工作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大家很看重的北京户口,现在很多人都无所谓了。现在大家考虑的标准,第一是工资,拿到手的钱才是最实在的东西;第二是累不累,这也是姜政想去银行和投行的原因,这些地方似乎要比IT公司轻松一些;第三才是发展前景和户口之类的问题。
    
    姜政在北大计算机专业读完本科后,被保送继续读研究生,几乎天天泡在导师的实验室里,由于大家平时的接触交流都以实验室为单位,他至今认不全班上的同学。杨立和肖玲所在班级,在这段一起找工作、相互支持相互打气的日子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倒是多起来,班级qq群也比以前热闹许多,共患难培养起来的同学情谊算是目前他们班的一大收获,
    
    “希望这不会是仅有的收获。” 杨立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