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师范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学 院 简 介
牡丹江师范学院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建校最早、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省属本科院校,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和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学校具有硕士、学士两级学位授权体系。
学校座落在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风景秀丽的牡丹江市,具有50年的办学历史。经历了东北农学院嫩江分院、北安师范专科学校、宁安师范专科学校、牡丹江师范学院四个发展阶段,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师本科院校。2001年10月,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6年1月,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一次性获得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文艺学、凝聚态物理、体育教育训练学五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08年6月,取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的优秀成绩。2009年6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开始招收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学校占地10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近36万平方米,是省级花园式单位。学校面向全国招生,设有16个系,1个国际教育交流中心、1个继续教育学院,共计18个教学单位,拥有38个本科专业,其中教师教育专业18个,非教师教育专业20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有1个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门省级精品课程。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16000余人,成人教育在册学员2880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151人,其中专任教师730人,专任教师中正、副教授31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339人。有5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拥有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教师7名,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师2名。
学校固定资产总值逾4.5亿元;教学科研设备总值8574万元;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建有先进的数字图书馆和国际联机文献查新检索系统,藏书100.5万册,中外文期刊3000余种。校园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处于省内先进水平,实现了万兆核心、千兆楼宇、百兆桌面的网络环境,建立了面向世界的信息窗口。
学校现有6个研究所,近年来承担或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及教育部青年教师骨干项目等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共有13项教学成果和2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有50余篇论文被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
学校不断加强与国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通过学术交流、学者互访、合作办学、培养与互派留学生等多种方式与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几十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并有多名海外知名学者受聘担任我校兼职教授或特聘教授。
学校多次被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黑龙江省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黑龙江省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学校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经济社会建设为目标,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为动力,以党的建设为保障,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增强内涵、提高质量、强化管理、突出特色,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强校之路,努力把学院建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质量较高、综合实力较强的省属重点大学。
热烈欢迎各地优秀考生报考牡丹江师范学院!
热烈欢迎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到牡丹江师范学院继续深造!
牡丹江师范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学校名称:牡丹江师范学院 学校代码:10233
专业代码 |
研究方向 |
初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030505 |
1、教师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
101政治理论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1、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 |
030501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 |
101政治理论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1、中共党史 |
050101 |
1、文学批评学 |
101政治理论 |
文学评论 |
1、文学评论写作 |
070205 |
1、金刚石及相关材料制备与物性研究 |
101政治理论 |
固体物理 |
1、热力学统计物理 |
040303 |
1、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101政治理论 |
1、专项实践 |
1、体育心理学 |
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处
地 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号
邮 编:157012
联系部门: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处招生办公室
联 系 人:田老师
咨询电话:0453-6515587(办)0453—6785796(24小时热线)
传 真:0453-6515597
主页网址:http://www.mdjnu.com/yjsc/index.html
热烈欢迎各地优秀考生报考牡丹江师范学院!
热烈欢迎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到牡丹江师范学院继续深造!
2010年牡丹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报考说明
一、报考条件
我校只接收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报名考试的考生,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最迟在入学前取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国家承认学历的同等学力考生。包括本科结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2008年9月1日以前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生。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二、报名办法
1、网上报名:报名时间为2009年10月(具体以教育部规定时间为准)。
报名网址:http://yz.chsi.com.cn。
2、现场报名
①报名时间:2009年11月中旬(具体以教育部规定为准)。
②报名地点:全国各报名点。
③报名手续:报名时须交验本人身份证(现役军人携带军官证)、毕业证(应届本科生携带学生证)和网报编号(网报成功后系统给予)。注:未获得网报编号者不可到报名点现场确认。
三、考试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科目: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文艺学、凝聚态物理四个学科专业的初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两门业务课;体育教育训练学初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外国语及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3、复试:采用笔试(专业课)与面试(含外语听力及口语)相结合方式,其中体育教育训练学面试部分还包括专项实践测验。跨专业报考及同等学力考生取得复试资格后,还须参加我校组织的两门本科阶段主干课程的笔试加试。
4、复试时间、地点等详见牡丹江师范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通知。有关招生各专业的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及相关信息请到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处网页查询。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处网址:http://www.mdjnu.cn/yjsc/index.html
四、资格审查
我校审查考生网上报考信息后,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并将在复试时对考生学历证书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再次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五、录取政策
1、 根据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综合排序,择优录取。
2、 对第一学历为本科、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上线考生,优先录取为计划内考生。
六、其它
1、学校所有专业录取的考生均需脱产学习。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硕士研究生所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而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或签订合同,造成考生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或不能注册学籍,我校不承担责任。
2、由于国家下达招生计划较晚,我校各专业招生人数以国家正式下达的招生数量为准。
牡丹江师范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名称 |
参考书目 |
思想政治教育(政法系)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五版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 陈万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2月第一版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参考书版本自选 |
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 |
《毛泽东思想概论》田克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6月第一版 |
政治学 |
《政治学原理》王惠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2月第二版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法系)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五版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
《毛泽东思想概论》田克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6月 第一版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参考书版本自选 |
中共党史 |
《中共党史教程》郑德荣 郭彬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年5月第一版 |
政治学 |
《政治学原理》王惠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2月第二版 |
文艺学(中文系) |
|
文艺理论 |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3月第三版 |
中外文学史 |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第二版 |
文学评论 |
《文学批评原理》王先霈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7月第一版 |
文学评论写作 |
《文学批评原理》王先霈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7月第一版 |
中国文学史 |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3月第二版 |
凝聚态物理(物理系) |
|
量子力学 |
《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79年2月第一版 |
普通物理 |
《普通物理学》 马文蔚等改编(1-3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11月第四版 |
固体物理 |
《固体物理学》黄昆原著 韩汝琦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年10月第一版 |
热力学统计物理 |
《热力学·统计物理》汪志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3月第三版 |
电动力学 |
《电动力学》郭硕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7月第二版 |
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系) |
|
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
《运动生理学》邓树勋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第一版 |
专项实践 |
|
运动训练学 |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年8月第二版 |
体育心理学 |
《体育心理学》祝蓓里 季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5月第一版 |
体育概论 |
《体育概论》杨文轩 杨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