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统考考生需准备的网报信息
2025年09月30日
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提示:考生应认真核对并确认本人网上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或者相关政策要求、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等情形,造成后续不能进行网上确认、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均由考生本人承担。 | |||
类别 | 信息分类 | 汉字名称 | 字段说明 |
考生信息 | 实名信息 | 姓名 | 从实名注册中获取,如需修改,请返回注册模块进行修改 |
证件类型 | 从实名注册中获取,如需修改,请返回注册模块进行修改 | ||
证件号码 | 此信息来源于实名注册,如需修改,请返回注册模块进行修改或重新注册学信网账号 | ||
移动电话 | 从实名注册中获取,如需修改,请返回注册模块进行修改 | ||
学籍学历 | 考生来源 | 可选择科学研究人员、高等教育教师、中等教育教师、其他在职人员、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其他人员 | |
符合报考条件的最后学历毕业学校 | 考生应填写本人毕业证书上的学校名称,如下拉菜单中无相关学校名称,可选择“其他”,并在输入框中填写毕业证书上的学校名称。 应届生填写本人学信档案(my.chsi.com.cn)中的学校名称(最多100个字节) | ||
符合报考条件的最后学历毕业专业 | 考生应填写本人毕业证书上的专业名称,如下拉菜单中无相关专业,可选择“其他”,并在输入框中填写毕业证书中的毕业专业名称。 应届生填写本人学信档案中的专业(最多100个字节) | ||
获得符合报考条件的最后学历的学习形式 | 可选择普通全日制(包含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教育(成人脱产、业余、夜大学、函授、电视教育,含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自学考试(毕业证书中应有××省(市、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名称和印章、主考学校或就读学校名称和印章)、网络教育、开放教育、获境外学历或学位证书者、其他 | ||
符合报考条件的最后学历 | 可选择研究生、本科毕业(其中含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本科结业或高职高专。注:应届本科毕业生只能选择“本科毕业”。 | ||
符合报考条件的最后学历证书编号 | 考生应填写本人毕业证书上的证书编号,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填。考生可登录学信档案(my.chsi.com.cn)查看本人学籍学历信息,如有疑问,请尽快与毕业/就读学校学籍管理部门联系,否则会影响报名甚至录取。 | ||
获得符合报考条件的最后学历毕业日期 | 往届生以毕业证书上的毕业日期为准,应届生以实际毕业日期为准。应届生必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确定)毕业,应届毕业生只能是普通全日制、成人教育、开放教育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 ||
注册学号 | 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和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按在校注册学号填写,其他人员不填 | ||
最后学位 | 可选择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无 | ||
学位证书编号 | 按《学位证》上的“证书编号”填写,高职高专和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填 | ||
基本信息 | 民族 | 考生应如实准确选择 | |
性别 | 考生应如实准确选择 | ||
婚姻状况 | 考生应如实准确选择 | ||
现役军人 | 可选择军队在职干部、军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军队文职人员或非现役军人 | ||
政治面貌 | 考生应如实准确选择 | ||
户籍档案 | 籍贯所在地 | 考生应如实准确选择 | |
出生地 | 考生应如实准确选择 | ||
户口所在地 | 考生应如实准确选择 | ||
户口所在地详细地址 | 须填写省(区、市)/地市区盟/县市旗/乡镇/街村详细地址,最多60个字节 | ||
考生档案所在地 | 考生应如实准确填写 | ||
考生档案所在单位 | 考生应如实准确选择填写,最多60个字节。注:按有关规定,个人档案不得由个人持有 | ||
考生档案所在单位地址 | 录取后调档使用,考生应如实准确填写,须填写省(区、市)/地市区盟/县市旗/乡镇/街村详细地址,最多80个字节 | ||
考生档案所在单位邮政编码 | 录取后调档使用,考生应如实准确填写 | ||
家庭主要成员 | 家庭主要成员 | 至少完整填写一条信息,最多200个字节 | |
学习与工作经历 | 现在学习或工作单位 | 如实准确填写,最多60个字节,可填“无” | |
学习与工作经历 | 应从高中毕业以后填起,至少完整填写一条信息,最多200个字节 | ||
奖惩情况 | 何时何地何原因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 | 如实准确填写,最多200个字节,可填“无” | |
考生作弊情况 | 指考生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的情况。考生应如实填写,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 ||
联系方式 | 考生通讯地址 | 如实准确填写,须填写省(区、市)/地市区盟/县市旗/乡镇/街村详细地址,最多80个字节 | |
移动电话 | 如实准确填写,该号码是报考点、招生单位与考生联系的关键信息,务必确保手机号在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前一直可用 | ||
紧急联系电话 | 如实准确填写,如填写有误导致无法联系考生,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最多40个字节 | ||
电子信箱 | 如实准确填写,该电子信箱是报考点、招生单位与考生联系的关键信息,务必确保电子信箱在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前一直可用,最多30个字节 | ||
报考信息 | 报考信息 | 报考单位 | 报名成功后不能直接修改,如填报信息确有错误,只能在报名期间取消报名后重新填报报名信息 |
考试方式 | 报名成功后不能直接修改,如填报信息确有错误,只能在报名期间取消报名后重新填报报名信息。可选择全国统一考试、单独考试、强军计划、援藏计划,考试方式的解释以及选择条件请见研招统考网报考试方式、专项计划概述以及相互关系。 | ||
专项计划 | 报名成功后不能直接修改,如填报信息确有错误,只能在报名期间取消报名后重新填报报名信息。可选择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计划、普通计划。部分专项计划需要校验码或申请相关资格,专项计划的解释以及选择条件请见研招统考网报考试方式、专项计划概述以及相互关系。 | ||
报考类别 | 可选择非定向就业、定向就业 | ||
入伍前所在高校入学年月等相关信息 | 专项计划填写“退役大学生计划”者不得为空。填“高校入学年月”时, 2013年及以后录取的新生,入学前办理保留入学资格应征入伍的,入学年月请按录取年月填写;填“所在高校”时,以毕业证书为准(应届生按就读院校填写),下拉列表中没有的选择“其他”并手动填写;填“学习专业”时,以毕业证书为准(应届生按就读专业填写),下拉列表中没有的选择“其他”并手动填写;填“高校毕业证书编号”时,按《毕业证书》上的“证书编号”填写,未毕业则不填。 | ||
批准入伍年月、入伍机关名称、入伍批准书编号 | 专项计划填写“退役大学生计划”者不得为空。“入伍年月”以入伍批准书批准年月为准,“入伍机关名称”以入伍批准书批准入伍机关名称为准。 | ||
批准退役年月、退役机关名称、退出现役证编号、以何身份退役 | 专项计划填写“退役大学生计划”者不得为空。“批准退役年月”以退出现役证批准退役年月为准,“退役机关名称”以退出现役证批准退役机关名称为准,“以何身份退役”以实际退役身份为准。 | ||
定向就业单位所在地 | 若考生选择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本项必填 | ||
定向就业单位 | 若考生选择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本项必填,最多60个字节 | ||
报考院系 | 如有疑问可咨询招生单位 | ||
报考专业 | 如有疑问可咨询招生单位 | ||
研究方向 | 如有疑问可咨询招生单位 | ||
学习方式 | 可选择全日制、非全日制 | ||
考试科目 | 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如有疑问可咨询招生单位 | ||
报考点 | 报名成功后不能直接修改,如填报信息确有错误,只能在报名期间取消报名后重新填报报名信息。 | ||
备用信息 | 网报时考生按招生单位要求填写 | ||
备用信息1 | 网报时考生按招生单位要求填写 |
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