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重点知识记忆之邓三论篇(四)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3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1979—1984年,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观念,形成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1984—1992年,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容;1992年至今,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可以而且应该发展市场经济,
党的十四大明确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都是资源配置方式;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划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BC】(2006年多选题第29题);市场经济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计划和市场都得要。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框架
这一体制就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较灵敏的特点,促进产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