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治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精析(2003~2013)

2009年08月13日 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政 治 理 论 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2.“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3.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4.“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段话表明
    
    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活动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
    
    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5.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 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分别为
    
    A .80万, 100%B. 40万, 400%C. 40万, 100%D. 80万, 400%
    
    6.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
    
    A.商业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
    
    B.产业资本家为销售商品将部分利润让渡给商业资本家
    
    C.商业资本家加强对商业雇员的剥削
    
    D.产业部门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分割给商业部门
    
    7.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C.合伙制 D.公司制
    
    8.“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幅对联形象地讽刺了
    
    A.主观主义的学风 B.宗派主义的党风C.党八股的文风 D.官僚主义的作风
    
    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其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
    
    A.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B.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C.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10.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再加上土地广大,其结果是
    
    A.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B.封建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C.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D.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11.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
    
    A.积累与消费关系B.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C.速度与效益的关系D.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1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在各项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
    
    A.科技创新 B.制度创新C.文化创新 D.理论创新
    
    1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
    
    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1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做到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
    
    A.10%左右 B.20%左右C.30%左右 D.40%左右
    
    15.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扣除标准调整为
    
    A.800元B.1200元 C.1600元D.2000元
    
    16. 2005年5月底6月初,欧盟成员国法国和荷兰先后在全民公决中以多数票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这一事件说明
    
    A.欧盟已失去其吸引力B.法、荷两国民众对欧洲一体化建设现状不满
    
    C.法、荷两国将退出欧盟D.《欧盟宪法条约》与欧洲一体化进程背道而驰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7.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
    
    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
    
    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
    
    18.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
    
    C.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19.据报载,北京市××区开展以文化育文明的活动,通过文化资源孕育文明、群众文化哺育文明、文化兴区培育文明等三种途径,营造文明城区。这是因为
    
    A.文化和文明是没有区别的B.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构成文明
    
    C.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D.文化进步程度与文明发展水平是同步的
    
    20.深圳青年歌手丛飞在8年时间内,捐资上百万元资助了很多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而自己却身患癌症,负债17万元。有人这样评价他:“丛飞能够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丛飞的行为表明
    
    A.人的价值不包含个人的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等主观方面
    
    B.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
    
    C.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
    
    D.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个人价值的牺牲为代价
    
    21.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
    
    A.资本循环B.资本积聚C.资本周转D.资本集中
    
    22.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包括
    
    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B.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C.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D.垄断使竞争趋于缓和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有
    
    A.按劳分配中的“劳”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B.按劳分配中的劳动量按照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来计量
    
    C.按劳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D.按劳分配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24.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
    
    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产业政策 D.收入政策
    
    25.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下列毛泽东的科学著作中,写于这个时期的有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反对本本主义》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26.1948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下列选项中对这一总路线所含内容理解正确的有
    
    A.按照平分土地的原则,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B.团结中农,允许中农保有比他人略多的土地
    
    C.没收地主土地,不再对地主分配土地
    
    D.实行耕者有其田,将土地的所有权分配给农民
    
    2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2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表现在
    
    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9.“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3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有
    
    A.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
    
    B.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派成员到对方担任领导职务
    
    C.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D.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31.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因为
    
    A.广大农民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
    
    B.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证和支持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稳定发展
    
    D.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
    
    32. 2005年9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他提出
    
    A.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B.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C.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D.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33.主要在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发生的禽流感于2005年10月扩散到欧洲、中国、中东及美洲等地。一直被认为是传染病“拒入”地带的俄罗斯、乌克兰、克罗地亚、希腊、瑞典和英国等欧洲国家也相继出现禽流感疫情,世界各国都感到了危机。这一事件表明
    
    A.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
    
    B.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直接导致了这一全球问题
    
    C.协商对话和携手合作是应对全球性问题的理性选择
    
    D.全球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其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头石兽。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4分)
    
    (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地思考问题有何启示?并举一例说明之。(6分)
    
    客观题答案快速查找:1C2A3D4A5D6A7D8A9B10C11C12D
    
    13D14B15C16B17BCD18ACD19BCD20BC21BD22ABC23AD
    
    24ABCD25CD26ABD27ABD28AC29BC30ACD31ABCD32ABCD33ACD
    
    34.【答案要点】(1)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河水东流,石兽顺流东下,这是常理,但它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是有效的。庙僧的失当之处在于离开了一定的条件,抽象地对待常理,因而判断失误。
    
    (2)所谓辩证地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守河堤老兵不受已有的思维定式的束缚,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其见解对我们的启示是,对任何问题都要加以辩证地思考,多角度地或从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3分)举出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关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的一个实例(故事亦可),说明所蕴含的辩证思维特征。
    
    (注:如果考生从辩证法的有关原理加以分析,言之有理并举例得当,可酌情给分。)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认识论的内容。
    
    【解题思路点拨】分析题相对来说,难度和分值都比较重,需要认真对待。但是,虽然说分析题比较难,但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对于分析题,仔细阅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先通览题中所给的材料,大致确定考查的是哪一科的内容。通常来说,在题目的问题中我们就能得到一定的提示。能够根据问题中的信息找到回答问题的切入点。这样,可以限定某个学科中的具体知识点。就本题而言,第一个问题要求用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常理中认为的石兽应顺利而下”这一问题,那么,在答题的时候就要思考,本题要用真理的具体性思考,那么真题的具体性是什么内容?这一内容与本材料的具体关系是什么?此外,阅读题目时候,一定要读懂题目中的个别关键词,还拿本题的第一个问题来说,“分析其失当之处”,我们不仅要对于其“当”,也就是它的合理之处进行分析,还要对其“失”,错误之处进行论述。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符合题意。了解题目要考查的某个方面的知识后,再回到原来的步骤,认真阅读材料,不同的是,这次读材料要带着问题去看。理论知识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因此,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材料结合更为重要。
    
    【相关知识链接】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第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它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和认识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二,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人们关于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官直接接触外界事物而产生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各个方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人们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是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二者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同时又相互联系、辩证统一。二者统一于实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