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考研政治中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2009年09月23日 来源:人民网教育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一)从实践到认识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就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感官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其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见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含义)
    
    其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
    
    首先,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其次,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能解决对现象的认识的问题,理性认识才能解决对本质的认识的问题。坚持感性认识发展成为理性认识,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再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往往感性之中有理性;世界上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往往理性之中有感性。
    
    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其一,积极投身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其二,必须对感性材料加以思维的抽象,要采用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
    
    4.要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性只承认理性认识可靠,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经验论只承认感性认识可靠,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升华成理性认识。
    
    唯理论和经验论全部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它们各持一个片面,在思维方法上属于形而上学。
    
    唯理论有唯物主义唯理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之分;经验论也有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之分。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也不懂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教条主义夸大书本知识、理性认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一切从本本出发,犯了类似于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夸大感性经验,轻视科学理论,把局部经验当成普遍真理,犯了类似于经验论的错误。
    
    5.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包括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是主导因素;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则包括两类:一类是情感、意志,包括欲望、动机、信仰、习惯、本能等,一类是认识中不能被逻辑思维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
    
    在认识过程中,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共同推动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非理性因素应当受到理性因素的制约,应在理性因素的主导下,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
    
    (二)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就是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飞跃。
    
    1.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并没有结束认识,理性认识还要再回到实践中去(第二次飞跃)。因为:
    
    其一,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第一次飞跃并没有实现这一目的,只有第二次飞跃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其二,第一次飞跃并不能保证理性认识的正确性,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只能依靠实践的检验。在第二次飞跃中,理性认识可以得到检验,得到修正、补充和发展。
    
    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
    
    其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做到普遍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理论必须服从实践。
    
    其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间环节。
    
    其三,理论应当被群众掌握。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成强大的物质力量,使实践获得成功。
    
    其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的全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无限发展的全过程。
    
    2.认识的不断反复
    
    认识之所以要不断反复,是因为:
    
    其一,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物质世界是无限的,客观事物作为系统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客观事物存在着一个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其本质和规律也有一个暴露的过程。所有这些,使得人类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其二,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受历史条件和科技水平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只有在不断打破限制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得到发展。这也使得认识具有反复性。
    
    其三,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要受到主体本身的限制。这些限制包括:人的实践范围、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实践能力、立场、观点、方法以及生理素质。所有这些,也使得认识具有反复性。
    
    3.认识的无限发展
    
    就整个认识过程而言,认识的反复具有无限性。但是,这种无限性不是简单的圆圆式的循环,而是表现为螺旋式的上升。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