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考研政治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模拟卷

2009年11月19日 来源:考试大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司机甲驾驶公交车在马路上正常行驶,突然迎面驶来一辆违章疾驰的大货车,为了避免与大货车相撞而保障公交车上几十名乘客的安全,甲迫不得已将公交车驶上了人行道,结果将骑自行车的乙撞成轻伤。甲的行为( )
    A.属于紧急避险,甲不负刑事责任
    B.不属于紧急避险,甲应负刑事责任
    C.属于正当防卫,甲不负刑事责任
    D.不属于正当防卫,甲应负刑事责任
    2.甲研制出了一种汽车节油的新方法。对这项发明,甲可以享有( )
    A. 版权
    B. 著作权
    C. 专利权
    D. 商标权
    3.甲深夜持刀抢劫了一妇女的钱包,钱包里有3000元钱和一张身份证。甲从身份证得知被抢的人是自己的同事。第二天,甲将钱包归还给了被害人。甲的行为是( )
    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犯罪既遂
    D.犯罪未遂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_)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5.甲在醉酒后将乙打成重伤,因此( )
    A.甲可以被免除处罚
    B.甲应当负刑事责任
    C.可以减轻对甲的处罚
    D.可以从轻对甲进行处罚
    6. 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机关是( )
    A. 国务院
    B. 人民法院
    C. 人民检察院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 财产税是以财产的价值额为纳税对象的税。下列税种中属于财产税的是( )
    A. 车船税
    B. 消费税
    C. 土地使用税
    D. 耕地占用税
    8.某法院法官赵某在审理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因其弟是犯罪嫌疑人之一而退出审判活动。这体现了诉讼法的( )
    A. 回避原则
    B. 合议制原则
    C. 公开审判原则
    D. 两审终审原则
    9.“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这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刑相适应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10. 法律按照不同的标准或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按照制定和表达的方式不同,法律可分为( )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成文法和习惯法
    11. 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和惩罚,主要体现的是法律的( )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强制作用
    D.预测作用
    12. 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 )
    A.法律制定
    B.法律编纂
    C.法律汇编
    D.法律整理
    13.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是( )
    A.为赌博提供条件
    B.策动国家工作人员叛变
    C.盗窃公共场所的公共财物
    D.违反政府规定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
    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 )
    A.1年
    B.2年
    C.3个月
    D.6个月
    15. 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自然资源法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16. 7.中外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外国合营者的出资比例一般不低于(        )。
    A.10%
    B.20%
    C.25%
    D.40%
    17. 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
    A.出生
    B.10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18. 赵某夫妇婚后生有一子甲。1997年甲遇车祸不幸身亡,留有甲的妻子乙和女儿丙。乙和丙一起单独生活,没有赡养赵某二老。2002年赵某去世后,有权继承其遗产的是( )
    A.乙和丙
    B.赵某的妻子和乙
    C.赵某的妻子和丙
    D.赵某的妻子、乙和丙
    19. 下列处罚方式中,属于刑罚处罚的是( )
    A.警告
    B.罚金
    C.罚款
    D.拘留
    20. 来自甲、乙两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在我国留学期间发生斗殴,甲国留学生用刀将乙国留学生刺成重伤。对于甲国留学生恶意伤人的犯罪行为应当适用( )
    A.甲国法律
    B.乙国法律
    C.我国法律
    D.甲国和我国法律
    21. 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人际交往有巨大的吸引力,不良的个性品质对人际交往有巨大的排斥力。公民应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克服不良个性品质。下列应克服的个性品质是( )
    A.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B.对人一视同仁,富于同情心
    C.意志坚定,情绪乐观,并且有谦逊的品质
    D.不为他人的处境和利益着想,有极强的嫉妒心
    22.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倾向和特征称为( )
    A.道德观
    B.道德品质
    C.道德理想
    D.道德行为
    23.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称为( )
    A.竞争
    B.合作
    C.人际交往
    D.人际吸引
    24.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和经济条件比较差的人交往,前者不能带有种优越感看不起后者,后者也不能带有一种自卑感,感到低人一头。这是人际交往中( )
    A.平等原则的要求
    B.互助原则的要求
    C.功利原则的要求
    D.谦让原则的要求
    25.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才是最难最难的呵!”这说明了( )
    A.人才成长的道路
    B.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
    C.个人修养是一个不断的长期的曲折的实践过程
    D.修养的境界是一个人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
    26.马克思说:"作为确定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里,确定的现实的人的"规定"、"使命"和"任务"指的是( )
    A.人生责任
    B.人生境界
    C.人生存在
    D.人生信仰
    27.伟大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相貌平平,但他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妙的乐章。尤其是他在耳朵全聋以后继续作曲,完成了一生中最著名的《第九交响曲》。贝多芬这种顽强拼搏,与厄运抗争的精神赢行了广泛的崇敬,向世人展示了一种( )
    A.自然美
    B.艺术美
    C.人生美
    D.社会美
    28."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个比喻表达的是( )
    A.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
    B.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
    C.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成为了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
    D.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想象都能成为现实
    29.对吃穿住用的构想以及对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追求目标,是人们的( )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
    30. 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爱护公共财物,如对公园里的花木草地、街道两旁的电话邮筒、影剧院里的座位音响、马路上的井盖路标等加以保护,不损坏、不滥用、不浪费、不私占。这是属于( )
    A.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B.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C.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
    D.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