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模拟试题(5)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面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不可知论D.形而上学
2.唯物辩证法认为()
A.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
C.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
D.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
3.在商品生产中,生产资料的价值借助于生产者的()
A.具体劳动而增值B.具体劳动而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C.抽象劳动而增值D.抽象劳动而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4.推动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根本力量是
A.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B.工人阶级的斗争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5.毛泽东批评“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这一思想的文章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
6.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正确的政策。这里除了孤立和瓦解敌人的政策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团结一切可利用的力量和壮大自己的问题,即统一战线问题。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策略原则,而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A.又联合又斗争B.坚持反倾向斗争
C.有理、有力、有节D.工农联盟
7.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来。”
A.社会主义本质B.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
C.社会主义的要求D.社会主义的发展任务
8.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前提是
A.坚持人民当家作主B.坚持依法治国
C.坚持党的领导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9.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中美民族矛盾
B.中日民族矛盾
C.资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10.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优越的政治条件是
A、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建立
C、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D、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为多种经济成份中的领导力量
11.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鲜明特点是
A、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C、坚持党的领导D、推进依法治国
12.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的法律地位和作用而言,法律权威就是指
A、法的特殊稳定性B、法的不可违抗性C、法的唯一规范性D、法的强制执行性
13.劳动法的立法宗旨是
A、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B、促进就业C、维护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和福利D、解决劳动争议
14.党的先进性在当代中国最重要最具体的体现是()
A.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B.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C.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D.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15.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先进性建设B.执政能力建设C.思想道德建设D.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16.在IMF的增资与改革方案中,新兴经济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主张是()
A.彻底改革美国控制IMF的局面
B.增加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C.让新兴市场国家掌握控制权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平等享有控制权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