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研政治倒计时材料题历年真题解析

2013年12月12日 来源:新东方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1.38 .

  阅读下列材料

  金融危机发生后,某些西方国家的政要、媒体经常发表关于中国的言论,有“独秀”或“救世”之说、也有“责任”之论……林林总总,用词翻新。人们可看到一白一红“两张脸”:唱红脸者夸大中国的经济表现,动辄将一切不符合实际加诸中国,仿佛中国真的是世界经济的救世主。唱白脸者却将国际金融危机,全球失衡等责任归到中国头上,无论是明“捧”实“压”,还是借“批”卸“责”,万变不离其宗的都是鼓噪“中国责任论”。这既暴露出他们所谓“中国责任”的用心,也反映出其对“真实中国”的误解。

  针对材料所反映的西方某些人士对中国的“捧”与“批”,谈谈什么是“真实的中国”以及中国的“责任”是什么。(10分)

  答案要点:

  西方某些人士关于中国“责任”的种种言论,仍是冷战思维,其实质是推卸责任、掩盖矛盾、打压和遏制中国的发展。(2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面临世界上最大、最难解的课题;中国所走的是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时代潮流的发展道路。(4分)

  中国是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把国内事情办好,就是对世界稳定与发展负责;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力所能及地参与全球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参与国际体系的建设、参与推进发展议程;中国的发展成果惠及世界,中国好了,世界得利;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即使强大了,也不会走西方“国强必霸”的老路。(4分)

  2013.3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2012年5月,美国发布奥巴马上台后第一个《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和《国建安全战略报告》。报告指出,美国国家利益由安全、繁荣、价值和国际失序四个方面组成;美国通过对这些利益的追求,实现国家复兴和全球领导地;相比世界其他地区,亚洲是美国最有所作为的地区。同时,报告将南亚国家归为三个类别:“战略伙伴“和”可预期的战略伙伴“,虽然,美国准备让东盟所有国家成为美国的盟友或是伙伴。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总裁包道格说:“过去的10年来,中国在南亚地区不断扩大其利益,取得了有效的成果,这是美国没有做到的。

  摘编自 新华网(2011年5月28日)

  材料2

  2011年10月以来,美国高层不断访问亚太地区的国家,参加相关的国际会议。10月下旬,国防部长帕内塔出访印尼,日本和韩国,强调美国将加大在军事部署。11月下旬到12月初,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先后访问菲律宾、泰国,并对缅甸进行了“历史性访问”,这是1955年以来美国国务卿首次访问缅甸。同时,奥巴马也是展开亚太之行,他参加在夏威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随后出访澳大利亚并前往印尼出席东亚多边峰会,成为参加东亚峰会的首位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亚太之行中高调宣示,美国是“太平洋大国”,讲“留驻”亚太,通过“坚持核心原则”和与盟友及伙伴的紧密合作,在“塑造”亚太地区未来中发挥更大,更长远的作用。2012年11月8日,奥巴马连任成功不到48小时,即宣布他的首次出访选在东南亚。17日至20日,他不仅访问了泰国,而且对缅甸和柬埔寨进行了历史性首访。在这次东南亚之行中,奥巴马再次强调,美国是一个太平洋国家,亚太地区对美国创造就业机会以及塑造其安全与繁荣至关重要。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1年12月23日)、《参考消息》(2012年11月21日)等

  材料3

  第十一届香格里拉对话暨亚洲安全会议于2012年6月1日至3日在新加坡举行。会议期间,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发表了题为《美国对亚太的再平衡》的演讲,重点阐释了“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军事计划,其中包括2020年前在亚太地区保持6个航母舰队,以及将60%的海军力量部署到亚太地区。国际舆论普遍怀疑,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意图是为了遏制中国。

  摘编自 新华网(2012年6月4日)

  (1) 美国将其全球战略重心转向亚太的原因何在?(5分)

  (2) 如何看待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5分)

  【答案要点】

  (1)将亚太作为战略重心是美国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的需要。(2分)在美国注重反恐的10年里,国内矛盾重重;亚洲新一轮的发展,使该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超过其他地区;中国日益提升的国际与地区影响力,使美国有种“霸权焦虑”,要平衡中国的影响力,主导亚太事务。(3分)

  (2)美国在亚洲进一步推行西方核心价值观,威胁中国政治安全;激化中国与周边国家在东海和南海问题上的矛盾;离间东盟国家与中国的伙伴关系;制造中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裂隙;在亚太地区频繁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威胁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安全。(4分)我国要充分准备、积极应对,协调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1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