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导航 > 院校政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四融”模式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2022年05月09日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决策部署,探索打造“四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着力培养“融通性、创新型、国际化”和“懂经济、通法律、善管理”的新时代“3+3”创新创业人才。

强化思政融入,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系统谋划;依托“湖北省创业与就业研究中心”,共建“湖北青年创业学院”,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育引导师生心怀“国之大者”,围绕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培养,探索完善中国精神、中国特色、中国价值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设“读懂中国”系列通识课程、“读懂中国·红色筑梦之旅”社会实践、“我的中国梦”创新创业训练营等“读懂中国”铸魂育人工程,强化思政工作融入,努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良好生态体系。

强化学科融通,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紧跟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近两年新增知识产权、工商管理(商务分析方向)、数字经济、精算学、人工智能等7个本科专业(方向),新增财富管理、数字化创新管理2个微专业,新增PPE(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双学位英才实验班、网络与新媒体—法学实验班2个人才培养改革创新项目,积极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建设由140余门文科应用课程、300余门通识课、44门双创实践课、5门双创在线开放课组成的融通创新课程体系,着力打造高水平、跨学科、交叉融通“金课”。开展融通创新教研实践,编撰《创新创业基础理论》等14部创新创业教材。修订专任教师评价《工作量认定管理办法》《岗位评审聘用办法》,着力打造一支能应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驱动的校内外跨学科、跨行业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推行“线上MOOC+线下翻转课堂+课外仿真设计+全真实习实训+双创实践锻炼”五位一体化教学方法创新。近年来,先后有12门创新创业课程获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等。

强化“三业”融合,完善双创教育培养体系。坚持学业、就业、创新创业联动,实施“财经政法深度融通一流人才培养计划”和融通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示范特区建设,通过价值引领强化行动、专业优化促进行动、课程体系提质行动、培养模式创新行动、社会实践同向行动等“九大行动”推进新文科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学创”融合。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制定本科生、研究生综合评价实施办法,出台《“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专任教师职称评定办法》等,将学生就业能力训练融入双创教育和专业教学,通过职业素养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就业能力,以评价制度改革推动“学就”融合。充分利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传媒与艺术实验中心等国家级实验中心、620余个实训平台等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组织“博文杯”“明理杯”“厚德杯”等创新创业赛事,以及“济世杯”系列就业活动,努力培育“敢闯会创”的就业创业文化,以贯通实训实创推动“就创”融合。近年来成功孵化企业300余家,获得投融资1.8亿元,荣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300余项。

强化资源融汇,筑牢服务创新发展平台。充分发挥学校建行学院产教融合的优势,建设“创业者港湾高校联盟店”,银校联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国内知名互联网、创投企业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开展“智慧养老”“跨境电商”“新媒体营销”产学合作实践,校企联合拓展产学发展空间。联合团省委、省知识产权局成立“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与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举办3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与创新创业培训班”,政校联合服务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与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发起共建“知识经济与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组建“一带一路”全球化法律智库——“‘一带一路’法律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与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共建中意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共建“斯坦福创新创业实验中心”,组建“斯坦福创新创业工作坊”,校校联合搭建学生创新创业的国际交流合作大舞台。

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