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考研最新政治分析题

2010年01月07日 来源:求学.跨考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9.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
    
     近年来,中国与邻国关系中连续发生了一些摩擦和纠纷,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印度数次向有争议的边界地区增兵,加速向该地区移民;在南中国海,越南、菲律宾等国不断试图采取各种措施宣示其对所占领岛礁的“主权”,并在岛礁上兴建设施,强化占领。中澳关系也由于中铝收购力拓公司的失败、力拓公司上海办事处工作人员侵犯中国公司商业机密,以及澳大利亚不顾中方反对,向“疆独”分子热比娅发放签证等事件,连续出现波折。
    
    (1)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的连续出现,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造成的:①中国周边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中国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14个国家接壤。中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多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隔海相望。此外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②在中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③由于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此外,美国在东亚地区存在着一个同盟体系,借此试图牵制中国的崛起。
    
    (2)在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同样存在着一些有利因素:①最大的有利因素,就是中国实力的持续上升。在过去30年中,中国的综合实力获得了很大提升。②中国在周边地区逐渐增大的影响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额巨大,是许多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同时,中国在周边国家的投资也在迅速增长。③国际社会对中国战略意图的认知。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理念和政策举措包括新安全观、和平崛起、负责任大国、建立一系列伙伴关系、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与和谐周边,积极参与与周边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积极推动地区机制的建立和发展,使周边国家对中国战略意图的疑虑已经大大缓解。④虽然近两年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出现了不少纠纷或摩擦,但是程度并不严重,我们的周边环境总体上看还是呈改善的趋势。
    
    (3)面对当前的周边环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首先,最重要的还是发展,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的国际地位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其经济实力。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抓住当前的机遇,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提升营造有利的周边环境的能力。 其次,是努力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 第三,发展睦邻外交,拓展中国在周边国家中的影响力。最后,是加强软实力建设,使中国形象在周边地区更具亲和力。同时要保持中国在战略上的威慑力,努力维持一种平衡。 
    
    20.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材料2
    
    2003年,英国政府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希望通过调整能源政策发展低碳技术,到2050年把英国从根本上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力图引领世界潮流。2007年,日本政府倡导建立低碳社会,希望依靠社会整体的创新来推动温室气体的减排,实现富裕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力图提升国家软实力。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道路,希望通过发展新能源技术和建立碳交易市场,力图打造低碳技术的竞争优势。
    
    材料3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以相对较低的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着力点在于大幅度降低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长期看,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50年基本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完全脱钩,通过低碳排放实现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从中期看,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到2020年努力实现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左右的目标。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新探索,也是一个长期努力和实践的过程。
    
    (1)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2)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3)我国将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答案要点】
    
    (1)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在于:①是发展低碳经济全球性的共识与探索。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②发展低碳经济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来推动。这一过程的代价是巨大的,教训是深刻的。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绿色经济发展的理想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无疑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挑战,也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近期看,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能源和低碳技术,不仅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及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确保能源安全,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途径。从长远看,发展低碳经济更是着眼全球新一轮发展机遇,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 
    
    (2)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①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商品能源消费量和经济发达水平有明显关系。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发展低碳经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我国面临开创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②发展低碳经济为我国实现经济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走低碳发展道路,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形成完善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打造我国未来的国际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推进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树立我国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良好形象。
    
    (3)我国低碳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应包括以下主要方面: 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低碳发展产业。 二是以节能降耗为抓手,推进低碳消费。三是发展清洁能源,构建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四是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低碳技术创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