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考研最新政治分析题
2010年01月07日
来源:求学.跨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新阶段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必然开辟出社会主义的前途,经过一定步骤和阶段,完成革命的转变。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便是在现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中,已经含有和存在着一定的个别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分;而且在国际的(苏联的存在,世界资本主义的空前经济危机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增长)与国内的(A反帝国主义斗争;B不仅与封建残余和军阀制度做残酷的斗争,而且要与中国资本家作残酷的斗争;……E工业农业的深刻危机,需要采取趋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办法等等)各种条件,都有利于促进革命的转变。
——摘自陈绍禹《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1931年2月)
材料2
毛泽东在1938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政治报告中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不应当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来看待,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离开了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这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1)分析以上材料中的错误观点。
(2)结合材料说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答案要点】
(1)材料1照搬苏联社会主义的观点与经验,分析中国革命的性质与任务,不加区别地主张与中国资本家作残酷的斗争,采取趋向社会主义的办法,是典型的教条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及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①毛泽东思想是带着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马克思主义由欧洲形式转化为中国形式。 ②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实践经验的结晶。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提炼和概括,使这些实践经验上升到科学理论的高度,成为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使丰富的中国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以新的思想、新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经历了六十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987年9月)
材料2
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群众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997年9月)
(1)说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2)分析产生两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经验。
【答案要点】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把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2)在1978年以来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把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时代主题,但是,都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具有相同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都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取向;都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追求人类的进步和全面的发展,具有完全相同的历史使命和最终目标。
(4)“两次飞跃”的主要经验是:①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理论发展和理论创新,防止“左”又反对右,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始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②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贯彻“两次飞跃”及其“三大理论成果”的精髓和根本方法。因此,只要我们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一定能够不断开拓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不断实现新的飞跃。③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使我们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